檔案室建設標準及要求
1、一、各檔案庫的建筑及技術參數:各館室的最小面積應能容納目前各資料存放,還必須考慮一定的發展空間。
2、地面承重最*大容量為1240公斤/平米,不得小于800公斤/平米,采用密集架時應不大于1200公斤/平米。
3、密集架每組分為六層擱板,每層擱板承重為80公斤,柜體自重為80公斤。
4、每組柜體存放檔案盒的多少根據檔案盒子尺寸來計算。
5、一般檔案室門高2m,寬1m,特殊檔案室可加高,加寬門。
6、要求門窗必須加防塵橡膠條密封,窗戶建議采用防盜窗,門采用防火、防盜門。
7、給水管、排水管、雨水管不宜穿越檔案室(庫),消防栓不應設在檔案室(庫)內,應設在明顯而又易于取用的走廊內或樓梯間附近。
8、空調安裝位置應避免空調出風直接吹向文件資料。
9、館室內應避免真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繁殖,防止嚙齒類動物(如老鼠等)的存在。
10、管道通過墻壁或樓、地面處均應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實,其他墻身孔洞也應采取防護措施,底層地面應采用堅實地坪。
11、 檔案室的采光、通風要求采光度(自然光和人造光)兩種,在正常的情況下,我們應該采用自然光照射,但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我們應和人造光來照明。
12、檔案室、查閱檔案及其他技術用戶應防日光直射,并均應消除紫外線對檔案、資料的危害。
13、檔案庫和查閱檔案等用房采用人工照明時,應選用防爆燈,防止用電時間過長發生失火。
14、燈光,當采用熒光燈時,應有過濾紫外線和安全防火措施。
15、檔案室通風也應采用自然風,如果采用不方便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使用空調進行通風。
16、 三、檔案室溫濕度要求不論氣候條件如何,有條件的情況下均應設置長年的溫控裝置,溫度相對濕度要求如下表。
17、溫濕度范圍 14℃~24℃ 不小于14℃ 不大于24℃,有溫度調節設備的,溫度的變化幅度不得超過溫度±2℃,相對濕度45%RH 不大于60%RH,有濕度調節設備的相對濕度的日變化幅度不得超過±5%。
18、注意:溫、濕度的測量點,是指在地面以上1.5m和距書架柜前0.4m處測量的數值。
19、對于干燥的地區可采用加濕機,定期用濕拖把拖地來保證環境濕度。
20、濕度過大的地區,如南方地區可采用抽濕機。
21、檔案庫不宜采用以水、汽為熱媒的采暖系統。
22、確需采用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嚴防漏水、漏氣,且采暖系統不應有過熱現象。
23、 檔案室潔凈度要求地面、墻面、頂棚面采用不起塵的材料。
24、開向室外的門窗宜設置紗門,紗窗,外窗應具有較好的防塵功能。
25、定期打掃室內衛生,清洗防塵網。
26、 檔案室防雷接地要求機房建筑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為宜:計算機機房的保護接地應與建筑的防雷接地共用一組接地體。
27、接地引入線的長度不應該超過30m,其材料宜采用截面積40mm×40mm或者50mm×50mm的鍍鋅扁鋼。
28、接地線不得使用鋁材,不同金屬互連時,應防止電化腐蝕。
29、 檔案室電源要求如果電壓穩定性不能滿足要求,應采用調壓或穩壓設備滿足電壓波動范圍要求。
30、計算機機房或數據機房要求交流電不間斷或無瞬變的通信負荷,應采用UPS供電系統或逆變器供電系統。
31、蓄電池一般設計兩組并聯,UPS蓄電池一般只設計一組UPS設計需要設計冗余備份,可以采用串聯或并聯方式。
32、采用逆變器/UPS時,主要敦變器按最*大功率確定,有條件最*好配備一臺備用。
33、檔案館室內照明的照度標準應符合規范要求。
34、 檔案庫房要求檔案庫房(含膠片庫、磁帶庫)的溫度應控制在14℃~24℃,有設備的庫房日變化幅度不超過±2℃,相對濕度應控制在45%~60%,有設備的庫房日變化幅度不超過±5%。
35、保存母片的膠片庫溫度應控制在13℃~15℃,相對濕度應控制在35%~45%。
36、各庫房及庫外應科學地安設溫濕度記錄儀表,潮濕地區應配備去濕機,專門庫房應安裝空調設備。
37、庫房內外溫濕度應定時測記,一般每天兩次,掌握溫濕度變化情況,隨時予以控制調節,注意積累庫房溫濕度變化的資料,每年進行一次綜合分析,以便掌握庫內外溫濕度變化規律,制定綜合管理計劃。
38、空調、去濕或增濕設備應定期檢修、保養。
39、溫濕度記錄儀表應按設備要求定期校驗。
40、檔案柜密集回應與墻壁保持一定距離(一般柜背與墻不小于10cm,柜側間距不小于60cm),成行地垂直于有窗的墻面擺設,便于通風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