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質檔案怎樣長久保存?
01、知 識 背 景
重視紙質文檔的保存工作是檔案工作人員必須要注意和認真對待的重要問題。由于歷史的原因,當前主要的檔案資料都是采用紙質材料為載體進行保存,特別是一些機密性較高的文件,大多采用紙質文件存檔,這樣就為保存紙質文獻檔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02、古 代 方 法
為了能讓紙張能保存較長時間,在造紙時,會采用石灰和石棉等含堿性較強的天然材料,因為在日后的保存中,空氣中多含酸性,這樣能夠讓紙張不易老化破損,得以長久保存。
03、現 代 存 放
國家檔案局于1987年正式頒發了《檔案庫房技術管理暫行規定》做了明確界定:檔案庫房(含膠片室、磁帶室)的溫度應控制在14~24℃,有設備的庫房日變化幅度不超過2℃,相對濕度應控制在45~60%,有設備的庫房日變化幅度不超過±5%。由此可見檔案庫房存儲條件的嚴苛,這樣才能有效保存紙質檔案。
知識:檔案存放的基本物質條件包括:檔案庫房、庫房設備、檔案裝具、包裝材料等。
避免酸性環境的生成
酸性環境的形成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造紙過程中殘留的酸;二是當紙張濕度過大時吸收空氣中的酸性氣體,使紙張PH值變小。
防治光化學反應發生
最好將檔案庫房建在環廊內,不但避免陽光照射,而且可減少空氣中有害氣體的侵入。
控制庫房溫度
溫度升高,物質分子獲得熱能,分子運動加快,動能增大,活化分子數量增多,化學反應也會加快。平時幾乎不進行的纖維素有關反應也會發生,紙質老化速度就會加快。當溫度過高時,紙質會失去水份而變硬變脆。溫度繼續升高就會使纖維素脫水、炭化直至燃燒。因此,檔案庫房一定要控制溫度,不可過高也不可過低,最好控制在14-24℃之間。
控制庫房濕度
空氣中濕度大,紙張含水量就大,酸性物質對紙張中纖維素破壞作用就大,這就是相對濕度越高,紙張白度呈直線下降的原因。當相對濕度超過85%時,紙張物理強度損失30%以上,彈性完全失去,曬干后也不能恢復原來的狀態。另外,相對濕度若低于25%以下,紙張又會因干燥失去水分而發硬變脆,彈性、耐折度減弱而易破損。因此,檔案庫房的濕度非常重要,一定要盡量保持穩定,最好控制在45%—60%。
除塵殺菌
灰塵是細菌、霉菌的攜帶者,本身也會對紙張產生磨損、腐蝕等破壞作用,因此在檔案入庫前就要進行除塵、殺菌。入庫后要嚴格控制溫濕度,因為高溫高濕是細菌、霉菌繁殖的必要條件。
融安特股份檔案室建設項目現場圖